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全力擦亮绿城底色 精细打造宜居之城

发布时间:2024-09-30

来源:文字来源:《南宁日报》 图片来源: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

作者:admin

一条条花带沿街铺展,一座座公园串珠成链,“光影绿城”点亮“夜经济”的繁华,干净整洁的环境构筑宜居文明家园……  

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政园林局”)着力扩绿提质、增花添彩,以精细化管理筑造幸福之城,推动市政园林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民服务树立品牌

市市政园林局持续打造“市政园林 服务为民”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业务、以业务检验党建,有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市政园林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开展“提振精气神 服务为民生”党员先锋系列行动,路灯节能改造、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市政道路停车位经营权转让、临时摊点摊区分级分类分区管理等31项攻坚任务推进。特别是今年9月郁江2024年第1号洪水消退后,市市政园林局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协助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5000多名党员志愿者积极投入邕江两岸的清淤整治工作,组织700多名市政园林系统党员干部、园林专家以及志愿者,深入邕江沿岸开展“守护秀美邕江 党员先锋清洁”“守护秀美邕江群雁齐飞护绿”等志愿服务行动,全力清理岸边枯木、垃圾,以实际行动让党旗在邕江沿岸高高飘扬,以优质高效服务展示南宁市政园林人的担当作为。


强化市政设施养护

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深化市政设施管养改革,不断完善市政设施建设,擦亮城市“窗口”“门户”。  

推行市政基础设施维修养护改革新模式,引入社会竞争机制,降低养护成本。加快推进智慧化系统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市政道路巡查App以及无人机智能桥梁检测系统,全面增强巡查监管能力。针对塌陷、脱空等道路病害问题,创新采用注浆修复“微创”治疗新工艺、新技术,提高道路密实度,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大力推进城市照明节能改造工程建设,对全市3.5万盏高压钠灯以及老旧、破损严重、效果不佳的道路照明设施进行节能改造,有效降低照明能耗,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
提升亮化品质,打造“光影绿城”名片。每当夜幕降临,邕江沿岸楼宇五彩斑斓的灯光与江面的倒影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个如梦似幻、令人陶醉的光影世界。在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南宁市精心策划,通过楼宇景观亮化、楼宇灯光秀等形式,点亮璀璨繁华夜景,展现邕城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市政园林局对管辖的450条市管道路、415座桥梁、157座隧道及地下通道进行全面养护,安排专人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维修。开展照明设施安全隐患整治行动,为市民提供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管辖的路灯亮灯率达99.5%,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 
 

扩绿提质共筑幸福

道路旁,绿树成荫;公园里,草木葱茏,绿城南宁名副其实,目之所及皆是盎然绿意。  

南宁市致力于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7739.24公顷,城市绿地率38.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3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3.07%,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1.17%。  
园林绿化花化美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更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群众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形象提档升级的主要体现。市市政园林局于春节、东博会和峰会等节庆及重大活动期间,在民族广场、南宁人民会堂广场、南湖公园等区域,打造新颖别致的花卉小品造型,展现“中国绿城”的魅力和风采。  
开展“园艺万花筒”活动。组织园林园艺专家深入基层,通过知识课堂、技术交流、服务指导等方式,将爱绿、护绿、植绿意识植根于广大市民心中。截至目前,“园艺万花筒”活动已开展75次。 

环境卫生持续改善  

主次干道上,清扫车、洒水车交替作业;人行道上,处处可见环卫工人的橙色身影……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凝聚着无数市政园林人的汗水,也是南宁市持续推动环境卫生工作的体现。  

抓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南宁市持续推进居住小区垃圾投放设施改造,在居住区试点推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和“三定一督”工作制度。实行垃圾分类收运,配备四分类垃圾清运车2076辆,建成3座大型垃圾转运站、54座中小型垃圾转运站、8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326个标准化可回收驿站、10个有害垃圾贮存点、3个大件垃圾处理站。今年上半年,我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7.38%,资源化利用率86.52%,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我市通过体制改革,引进环卫一体化服务企业,加强城乡统筹、灵活配置资源、强化统筹联动、推动管干分离,大力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在环卫一体化试点区域建设使用“智慧环卫”平台,构建以“云平台+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智慧环卫城乡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实时数据动态化监控、方案科学化制定、车辆可视化监管。  
加快提升垃圾收运处置能力,致力实现“零填埋”。南宁市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完成5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的“三防三化”升级改造,南宁市城西生活垃圾中转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武鸣及广西—东盟经开区生活垃圾中转站交付验收,全市生活垃圾转运能力增加3000吨/日,推动完成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六景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宾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目前,南宁市已具备515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700吨/日的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72%,建成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发电处理。  


精细管理当好“管家”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南宁市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着力强化执法管理效能,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擦亮文明底色。  

稳步推进“两违”整治工作。南宁市对新增“两违”坚持“零容忍”态度。引入如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结合人工巡查,构建起地面、空中立体巡查模式,提高“两违”发现率和处置率。常态化向群众宣传普及耕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增强群众守法意识。  
2023年至2024年8月底,全市开展拆违行动3439次,清理拆除“两违”5274处(栋),拆除违法建设面积499.37万平方米,清理违法用地面积503.38万平方米。  
有序开展摊点摆卖扰民乱象整治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维护整洁畅通有序的市容环境。推动规范区(街)提质增效工作,努力打造示范性临时摆卖摊区。据统计,全市设置各类临时摆卖摊区229个,可容纳摊位数共计18217个,解决就业2.7万余人。  
“社区城管”全覆盖,服务群众更便捷。规范设置20个标准化城管执法服务岗亭(站),派执法人员进驻全市262个社区,执法力量下沉到一线,南宁成为广西首个“社区城管”全覆盖的城市。  
科技赋能“一网统管”,提高执法效能。南宁市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初步搭建了南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城管执法、园林绿化、排水、公众投诉等城市管理数据汇聚,并与国家、自治区、县(区)平台联网。推进城管“云执法”,南宁成为广西首个实现城管执法简易程序案件掌上执法“云快办”的城市。  
“强转树”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南宁市城管执法队伍于2018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4次获评全国“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我市各级城管执法队伍19次获评全区成效突出单位,荣获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集体二等功1次,130人次获评表现突出个人和优秀协管员。  
“燃气执法下沉”改革创新,筑牢燃气领域安全生产防线。推动“燃气执法下沉”微改革微创新,将燃气执法权下沉到街道办城管中队,形成网格化执法管控模式。严厉打击各类燃气违法经营行为,共同守护城市管道燃气安全。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29日,全市执法人员共组织(配合)检查5991次,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20349处,查扣非法燃气罐9703只,立案查处并办结案件434起,处罚金额34.26万元。  


人居环境规范有序

市容环境代表一座城市的形象。近年来,南宁市“一盘棋”统筹推进城市市容管理,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成效,高标准、高质量巩固市容环境卫生,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排查与整治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安全隐患。南宁市每月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定期对各城区、开发区落实情况进行抽检。2023年至今,排查发现问题17279处,整改14623处。牵头开展市政道路沿线及城市出入口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专项整治行动等,对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违规设置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  

积极助力城市静态交通管理。南宁市采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搭建南宁市非机动车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停放区域点位信息查询及动态更新等功能。采集全市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坐标位置等数据信息,形成全市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一张图”,为管理部门精准施策提供参考。编制《市政道路停车位收费管理监督考核办法》,对市政道路停车位运营主体实行月度、季度考核,并强化结果运用,督促运营主体提高停车服务水平与质量。  
从提升城市品质、铺就“绿”的底色,到洁净美化环境、精细高效管理……市政园林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改善和优化群众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形象全面提档升级。如今,一座繁花似锦、绿道蜿蜒的“中国绿城”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