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信息化建设与照明精细化管理并进共融

发布时间:2025-03-05

来源:南宁市林园局

作者:admin

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市民对城市照明的舒适度、节能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建立科学高效的综合管理平台变得至关重要。南宁市城市照明综合管理总控平台系统(以下简称平台)自2002年建成以来,分别在2006年、2012年、2017年和2022年进行了四次城市照明信息化监控平台建设和升级改造。2024年以来,南宁市城市照明事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照明中心)以智慧照明建设赋能城市照明精细化管理,持续搭建并完善了新一代城市照明综合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城市照明的智慧化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一、科技感“足”,模块功能更全

平台采用物联感知设备、无线通信系统和软件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集三遥监控、数据管理和运维管理等应用模块于一体,实现统一调度管理,并根据需求进行功能模块的更新、升级和增加。通过系统已完成应用景观监控、门禁监测、漏电监测(试点)、水位监测(试点)、外供电监测(试点)等5个模块。2024年至今,各模块精准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测,并有效完成2024年南宁“5·19”暴雨水位的实时测量和实时预警。
二、数据库“齐”,分类管理更细
平台构建了南宁市城市照明综合管理系统总控平台,并为各城区打造了城市照明管理分控平台,实现了与南宁市城市照明综合管理平台的统一接入。确立了南宁市城市照明“总控+分控”管理模式,实现了市管和城区管辖照明资源共享,确保各子系统之间高度紧密联系与业务联动。截至目前,总控平台完成对市管59581杆路灯、781台箱变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录入;通过分控平台连接,完成对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经开区、高新区等8个城区级监控平台的分控管理。
三、监测面“广”,处置反馈更快
平台实时监控路灯和亮化设备的运行状况,采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行故障分析判断,实现了开灯20分钟内科学准确提供1141个路灯控制点、12285条路灯供电回路的亮灯率结论,提升问题发现率和解决率。2024年至今,系统主动发现供电异常报警故障1432条,灭灯故障3070条,通过及时处理,确保了市管道路路灯亮灯率达到99.5%以上,照明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
四、拓展度“高”,开发定制更易
平台预设了功能模块接口,依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灵活扩展,如定制化智慧灯杆、集成微信服务、增设视频监控模块以及构建能耗管理系统等。通过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精确校准光照仪器、优化平台系统的灯光照度控制算法以及调整路灯的开关时间策略,实现了对路灯开关状态的精确管理,有效节能降耗。2024年与2023年同期相比,通过精准调控开关灯时间,全年累计节约开灯时长约90小时,节约电费约360万元。
五、实用性“强”,办公应用更畅
平台新增了线上OA、公告发布、在线培训等功能,方便照明管理工作人员实时在线办公及互动学习。同时,平台还兼具仓储管理、台账管理、资产管理等应用模块,全过程管理更加顺畅。2024年至今,完成OA结办公文(含在线培训)1443份,发布公告20条,结办率与处置率达100%。在案件处置方面,平台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协助完成数字化案件处置2680起,整体结案率达到100%;同时,通过平台受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服务工单627件,按时处置率及反馈率均达到100%。
目前,市照明中心正在对建立照明供电线路漏电智能化管理手段、补齐城市照明智能门禁管理的拼图等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下一步,市照明中心将进一步以“智”强“治”,以强化城市照明保障和提升城市照明品质为出发点,逐步开发完善综合平台功能模块,在城市的精管善治上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南宁市城市照明事务服务中心